能源知识

太欣新材料科技中国广核之核电行业知识扫盲

2025-04-19 07:40:5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有粉丝后台留言让分析一下中国广核,今天第一篇先对核能行业进行一个知识扫盲。

  2023年,我国运行核电机组装机容量0.5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1.95%。

  2023年,我国核电发电量4333.71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86%,同比上涨3.98%。(其中,中核集团25台机组总发电量为1864.78亿千瓦时太欣新材料科技,中广核集团27台机组总发电量为2274.88亿千瓦时,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台机组总发电量为192.91亿千瓦时,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1台机组总发电量为1.16亿千瓦时)

  从占比上看,我国核电发电量占4.86%,与法国(62.5%,2022年)、韩国(30.4%,2022年)、美国(18.2%,2022年)、加拿大(12.9%,2022年)等国家以及全球平均水平(9.8%,2021年)相比,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仍然较低,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自1994年至2023年,我国商运核电机组数量从3台增长至55台,额定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运行机组数量及装机容量均列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法国。

  我国投运的商运核电机组主要分布在沿海各省,数量及装机规模最大的为广东省,机组数量14台,装机规模占全国28.4%。

  2023年,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全年累计发电量为4333.71亿千瓦时,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累计上网电量为4067.09亿千瓦时,较2022年上升4.05%,其中市场化交易电量占上网电量的45.2%。2023年,我国全年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661.08小时,同比上升1.50%。

  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太欣新材料科技,总装机容量3030万千瓦;在建机组数量和装机容量均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我国在建机组装机容量占全球在建机组总装机容量的39.63%。

  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有10台处于土建阶段,9台处于安装阶段,3台处于调试阶段(不包含国核示范电站和霞浦示范快堆)。

  2022年、2023年我国连续两年分别核准10台核电机组。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已经核准的拟开工核电机组有12台。

  我国在先进核能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自主创新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已经建成发电,并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作为未来核能发展的重要方向,第四代核电技术目前总体上处于研发设计阶段,商业化应用仍处在早期太欣新材料科技。

  目前,超临界水冷堆和气冷快堆还处于概念设计阶段;钠冷快堆是国内外建造和运行经验最多的堆型;铅冷快堆方面,俄罗斯研究处于领先地位;高温气冷堆方面,中国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投入商运,是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电站;熔盐堆方面,中国钍基熔盐实验堆已建成,并取得运行许可证。

  根据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经验,“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是世界核能大国发展核能的普遍战略选择。

  热堆是技术成熟并具有经济性的核电堆型。根据IAEA统计结果,截至2023年底,全球在运核电机组中有97.6%为热堆,热堆发电量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占比达到20%。从全球看,美欧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力开发全球铀资源,掌控了全球大量优质资源,可支撑本国相当数量热堆长期运行使用,预计在2050年前仍将以热堆为主力建设堆型。

  2023年世界在建核电机组中,压水堆占比最高。(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都属于热堆)

  快堆是中远期核电建设的主力堆型。从全球各国需求看,2050年前后或将迎来快堆核能系统发展的需求旺盛期。

  聚变堆是远期建设的主力堆型。聚变堆因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固有安全,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未来的理想能源。

  以上就是今日的分享内容,主要内容来自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如需要电子版,可留言获取。

  明日继续分析中国广核财务情况,如有更多想分析标的,请在文章末尾留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太欣新材料科技太欣新材料科技太欣新材料科技

搜索

网站地图 晋ICP备18007492号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