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知识

太欣新材料科技雾霾公开课│前中石化员工:民企比国企“更不光彩”

2025-04-21 15:44:3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雾霾归根结底是能源问题,在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水落石出之前,率先引发的是一场口水战。

  有对雾霾始作俑者的讨伐,也有对公众误解的纠正。虽然这些大多靠个人情感发酵起来的风暴很快就会消散,但处于风暴中心的那些“既定责任方”,或是迫于压力,或是借此改善形象,总有站出来“表态”的。

  不出意外,“两桶油”向来都是雾霾“口水战”中的“关键势力”。集团层面尚以“身处石油石化行业的企业一直都还蛮拼”这样相对低的姿态示人,同时展示下自己为环保治理投下的真金白银,展望若干年后的成效。

  但有“两桶油”工作经验的个人,发出的声音,则多数为了“科普雾霾成因”和“辩论解决之道”。其中有“难以再沉默下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与标准管理部副总工程师万战翔,也有曾在中国石化工作过12年的杨杨。

  杨杨自称“技术宅”:“懂一点能源消费、技术标准、生产工艺方面的东西”,认为千万不要搞火电厂的近零排放,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从未听说京津地区的炼化企业偷排污水。按杨杨的观点,大多数环保问题是经济问题,都可以通过经济途径解决;而有些突出问题,则是执法不严问题。

  本人曾在中国石化工作了12年,懂一点能源消费、技术标准、生产工艺方面的东西,现在把这些年的一些想法整理如下,供和我一样的“技术宅”们参考吧:

  2014年的数据好像还没出来,我们就从2013年的数据开始吧。按油当量计算,中国能源总消费量28.52亿吨,其中煤炭占67.5%、石油17.79%、天然气5.1%、水电7.23%、核电0.88%、风和太阳1.5%(以上数据来源bp能源年鉴)。

  煤炭消费太多是中国环保的最大问题,煤炭污染的最大来源,在我看来,主要硫和灰,顺便说一句煤炭种类的划分灰分,10%以下无烟煤、10-30%烟煤、30%+褐煤,硫含量好一点的会有0.6%、差一点的会有2%+,简便按1%统一计算。顺便说一句,劣质煤就是高硫高灰的褐煤,这一块资源的应用是环保最重要的事。

  先说一下油品硫含量,国二柴油0.2%已于2013年退出历史舞台,国三柴油350ppm(百万分之一)即0.035%——说实话这个标准也应该马上停掉,国四50ppm,国五10ppm;再多说一句,国二汽油0.05%(同标准柴油的1/4)、 国三汽油150ppm(同标准柴油的43%)、国四国五汽油和柴油一致。

  为什么国二国三的汽油和柴油含硫量有如此显著差距,为什么国二柴油2013年才退出历史舞台,国三柴油现在还不退出,而汽油已经普遍是国四以上了?因为汽油消费对价格不敏感,而柴油消费对价格非常敏感,尤其是柴油消费中重要的两个分支物流和农业机械。

  1公斤未脱硫煤炭=30公斤国三柴油=200公斤国四汽柴油=1000公斤国五汽柴油

  前几年火力发电厂的近零排放是个挺火的概念,当时我还很振奋,后来学习了一下,发现这根本就是个坑,一群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人弄出来的坑。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煤炭资源中劣质煤肯定是有的,肯定也是要用掉的,那么从环保的角度应该让谁用呢? 答案是要让环保装备最好的大电厂用。那么近零排放要谁来做呢?也是环保装置最好的大厂,但是近零排放太欣新材料科技,你肯定不能把最差的褐煤做燃料啊。于是环保好的电厂把优质煤用掉了。其实从前面的公式里,我们不难看出,环保的关键是劣质煤,最理想的把劣质煤都让环保装置好的电厂消费掉,这样对优质煤的环保监管就会容易得多。

  天然气?对不起,我国的资源禀赋,气有点少,至少当前技术条件下可经济开采的气比较少(全球的1.8%左右—bp能源年鉴),而且气这东西运费可不便宜,去年煤炭大幅降价后,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天然气的消费增速马上被打到了10%以下,终端还是挺敏感的。

  风和太阳能? 再说一下各类型发电设施的通常年度发电小时数,核电8000、火电5000、水电不足4000、风2200、太阳能1100-1300。写这些就是告诉大家,通常状况下风和太阳能对电网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他们不能提供连续的能源,当前技术条件下电网装机中风和太阳能占比达到20%就很高了,那么实际发电量占比会降到5%左右,而且注意这是局域电网,全国电网还会更低。风能和太阳能的未来大发展,需要配套无风、无光时的其他电源,可选的好像只有三种小水电、分布式燃气轮机发电(天然气原料)、储能设施,要么有自然资源要求、要么有显著成本提升。关于分布式太阳能,数量级不对,本人暂时忽略。

  曾经以为碳捕捉是很高深的技术,后来才知道不是,没有人能经济地解决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分离问题,所以解决的方案是先把空气中的氮氧分离,用纯氧去和煤炭等碳氢化合物反应,最后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相关反应也是煤气化这一煤清洁利用的重要内容。空分、磨煤(把煤磨成粉末状增加与氧气接触面积)都是要钱的,后面的碳捕捉、储存也是要钱的。如果提高终端价格,洁净煤当前技术一点问题都没有。

  从我12年中石化工作经验来看,国企还是比民企在环保的生产和科研投入上高的,同为国企一般规模越大的企业在环保生产和科研上的投入越高(因为钢铁、石化等都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环保处理上也是)。问题肯定有,有些老大难的国企并不代表国企的全貌,反而是民企在这里似乎扮演了更加不光彩的角色。大多数民企达不到经济规模,你非跟我说它环保好于国企,我也真没话可说。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去山东转转,多在国有的炼油厂和民营的炼油厂旁边转转,诀窍是看火炬,火炬大的说明装置生产不太正常,这时候看排放会比较显著,也可以看看我是不是胡说八道。

  国企环保科技上的投入还是有一点效果的,有了一批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含钻井泥浆等危废)处理技术形成了一些专利,国内其他企业的跟进不仅需要资金投入而且需要时间。

  无论多脏的水通过反渗技术都可以处理,有条件的大家可以参观燕山石化的污水处理,最脏的水处理后仍可直接饮用。

  为什么有人偷排污水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另一个问题。似乎从未听说京津地区的炼化企业偷排污水,为什么?

  因为京津地区缺水,所以工业水价很高,污水处理成本与水价区别不大,还不如处理处理继续循环使用。

  肯定有。国五汽油跟国际水平相比到底如何?我认为基本同于欧洲、但肯定低于美国。最典型的就是芳烃含量上限。芳烃的优点是可以提高汽油辛烷值,缺点是往往燃烧没有烷烃充分。美国的MTBE调油提高辛烷值,已被禁止,我国还允许。除了这两点,我认为其他的差异似乎不大。芳烃含量肯定是有利益集团游说的,大家看看山东的烯烃芳构化生产装置就可以知道,好像去年芳构化产品征收消费税也不了了之(离开石化1年了这块信息没有update,如果出错了请见谅)太欣新材料科技。

  其实纯环保企业盈利是一点不差的。大家看看上市公司的股价、估值、收入、毛利率等指标就知道。

  大多数环保问题是经济问题,都可以通过经济途径解决;有些突出问题,是执法不严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技术进步,比如脱硫技术、汽油添加剂等。太欣新材料科技太欣新材料科技太欣新材料科技

搜索

网站地图 晋ICP备18007492号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