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新闻中心

聚焦3·15丨员工私售“飞单”理财产品银行监管不力被判担责

2024-03-15 17:32:3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3月14日,北京西城法院召开“涉金融理财类纠纷审判白皮书”新闻通报会,会上发布了5个涉金融理财类典型案例。

  记者注意到,在通报的案例三中,某银行员工违规向客户推介、销售非本行代销私募基金及其他第三方理财产品,造成客户损失。法院判决银行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案情显示,嵇某成立某有限合伙企业后,伙同他人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为扩大吸收资金途径,嵇某找到某银行客户经理赵某,让其帮助寻找投资人。

  于是赵某向银行客户闫某推荐了嵇某成立的合伙企业发行的一支基金。闫某共认购150万元。后该基金没有依约向闫某支付本金及收益,发生亏损。

  监管部门查明某银行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发生了多名员工违规向客户推介、销售非本行代销私募基金及其他第三方理财产品的情况,银行在员工日常行为管理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漏洞。嵇某也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事处罚,闫某系嵇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被害人之一。闫某将银行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投资损失及利息。

  北京西城法院经审理认为,银行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原因在于:一、根据监管部门处罚认定可知,该银行对员工日常行为管理内控措施不严,存在明显疏漏,机构内部风险排查和防控措施力度严重不足,对员工日常履职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其多个支行长期存在客户经理违反监管规定销售非本行基金产品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二、银行作为专业金融机构,本应预见并采取合理措施防范员工私售非本行产品所带来的风险,却没有通过有效的内控举措发现并纠正这些存在巨大风险隐患的违规行为,违反了审慎经营规则,主观上存在过错。三、投资人闫某系基于对银行客户经理赵某的工作身份,产品由银行代销等因素的信赖而购买案涉产品。银行没有履行审慎管理义务与闫某最终亏损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最终,综合考虑银行的过错程度,闫某本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欠缺必要的注意,以及嵇某犯罪行为参与度等,判令银行向闫某赔偿损失金额的20%。

  北京西城法院认为,该案的典型意义在于,多数情况下,涉“飞单”产品案件中,金融机构无需承担赔偿责任,而本案对于“飞单”产品案件中金融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条件进行了细化。

  法院认为,本案的特殊之处在于,销售人员具有真实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身份,销售场合为金融机构正常工作地点,此时金融机构对于消费者购买“飞单”产品存在用人失察、内控薄弱、管理松懈的责任,因此,虽金融机构并非违规理财产品的发行方或销售方,但仍要对投资者的损失承担一定的责任。

  法官建议,银行在日常管理中,应当制定更加完善的业务规范,着力加强内部管理和创新风控措施,保障工作人员更加严格地遵守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加强对员工日常履职行为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内部排查机制,有效管控风险。

  同时,法官提示消费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需注意甄别理财产品发售主体是银行还是第三方,在工作时间到正规场所购买理财产品,注意甄别合同上是否标有银行代销字样,切勿贪图高额收益购买非正规理财产品,如遇“飞单”情形,应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搜索

网站地图 晋ICP备18007492号 txt地图